|
聖約翰簡介 » 香港聖約翰救傷隊少青團及小約翰團 |
|
香港聖約翰救傷隊見習隊(現稱少青團)早於1948年已開始籌組。直至1949年,聖約翰最高總監(海外)施利民爵士訪港後,便正式落實成立首隊見習支隊,並以其名命名。此外,印裔富商阿伯拉罕贊助成立女生公開支隊,其後亦以其名命名為「阿伯拉罕女見習支隊」。
直至60年代中期,由於香港政府鼓勵發展青少年活動,各間學校便成立救傷見習支隊,並招募11歲或以上的學生接受基本急救常識及步操訓練。 |
1971年起,為善用資源,一所學校只可成立一隊見習支隊,並同時招募男女隊員,這便是混合見習支隊。
在1997年以前,香港分區只有9隊見習支隊;而九龍分區(包括新界區)於70年代只有10隊見習支隊。現時支隊數目不斷增加。 |

少青團參予健康檢查活動。
(照片來源:Vincent Lam) |
|
今天的少青團 |
|
香港聖約翰救傷隊少青團特別著重於培養隊員個人崇高品格,合群精神,藉此發展隊員健全的身心,並鼓勵隊員善用課餘時間,培養他們學習社交及實用技能,如道路及家居安全、社區關懷等,隨時準備服務社會。此外,少青團更能為成人救傷隊培育接班人。少青團的活動可謂包羅萬有。隊員除可參加領袖訓練課程外,還可參加不同的技能課程,如防火、獨木舟、露營、拯溺、攀山、地圖閱讀及烹飪課程等。 |
少青團隊員透過定期參與公益性服務,如為老人提供健康檢查服務、醫院探訪、殘疾人士服務計劃及兒童聯歡會等,培養隊員服務社會的精神。
此外,少青團隊員更可跟隨成人救傷隊隊員於假日在海灘、足球場及大型活動當值。另外,少青團每年均舉辦大型週年活動,如入隊宣誓儀式,結業會操、週年急救學及家居護理學比賽等。
小約翰團
香港聖約翰救傷隊小約翰團(St.John Pandas)於2013年6月成立,是家長、教師和小學生共同參與及分享的活動。訓練小隊員自立能力,透過基本急救及護理訓練、步操訓練、技能及興趣課程等活動,使他們成為校園的小急救員。 |

在大型值勤,少青團隊員會
跟隨成人救傷隊一同當值。
(照片來源:Vincent Lam) |
|
|
資料來源: |
香港聖約翰救傷隊九十周年紀念特刊 |
更新日期: |
2017年1月1日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